刍议空间 —— 物质经过加工成形,空间就产生了。空间“没有什么” —— 不过是对实体的否定。
[本]:绘画使用两度空间,表现着三度或四度的空间。雕塑是三度空间的,但却与人分离,人们要从它的外面来观看它。建筑则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像,人在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建筑就是将人包围在内供人们生活和活动的三度空间。然而建筑艺术却并不在于形成空间结构的长、宽、高的总和,而在于空的那部分本身。不用绘画,不用雕塑,不用摄影,功能与唯美留存永恒记录。因此,必须把内部空间考虑在内的定义,将是锦派营造酒店的契合点:1×2=组合;1÷2=空间。
[涵]:一座房子,不管它有多么好看,都不过是一个外壳,一个由墙面形成的盒子,它所装的内容则是“空的”。在建筑中,人是在建筑物内行动的,是从连续的各个视点观察、感受建筑物的。可以这样说,是他本人在造成第四度空间,是他本人赋予这种空间以完全的实在性,那么,一座超豪华的酒店建筑就必须是其内部空间吸引人、令人振奋,在规模、构思和装璜上堪称匠心独具、出类拔萃,令人叹为观止;在精神方面让人怡悦的建筑。酒店,尤为现代化酒店应是建筑的翘楚。空间是我们生活在其间的一种现实存在。酒店建筑的内涵是空间,光使物体表达色彩,色彩让梦晶莹透明,而人使空间有了灵魂。
[觉]:由于每一个建筑体积,一块墙体,都构成一种边界,构成空间延续中的一种间歇,即每一个建筑物都会构成两种类型的空间:内部空间,全部由建筑本身所形成;外部空间,即城市空间,由建筑物和它周围的东西所构成。在一个现代化的酒店里,墙并非是空间的边界,而是空间的间歇或延续。它没有被迫停顿空间,而是处处显露空间的张力,因为我们不是把酒店与外界,包括建筑、环境分开来设计、营造,制造空间的目的不仅仅是隔绝于周边,而是更要它与周边发生协和的关系 —— 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甚至还有味觉的!
[识]:卫生标准显示文明程度已是共识,目前许多酒店在卫生间的装修投入有增无减,它一方面表明多年来人们对公共卫生状况的绝望,另一方面是追求个人空间的自主。既便是夫妻,更加个人的卫生需求日见明显—— 你希望与同居一室的人每天在一个面盆里交换细菌吗?完全独立的、私密的卫生分离,有时是否能保持夫妻间的美感?有人就是不喜欢别人看她化妆。酒店套房里的客卫不仅区别客主关系,客卫更应该是一种客主之间的相互尊重。满足需要与发现需要毕竟是两个层面的课题。酒店标准化、规范化、星级化是一种程式标准,但在人性上考量个性,酒店建筑空间设计的文脉就有了明确的指向。
[解]:当处在能看到一种空间的位置就不可能看到另一种空间时,空间之间就依存着相互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往人们能从窗口看到室外,而今天的酒店中庭式大堂的整堵墙都有可能是玻璃的。只要需要,不可调和的空间矛盾不仅能打破,还同时保留着各自空间的独立性。矛盾在酒店的空间里变为逻辑……被打上锦派铬印的酒店,它在空间设计材料上的大胆应用,已把我们人的听觉和视觉分开来,玻璃墙面围合我们的听觉,一幅窗帘又分离了我们的视觉。
[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恒古的询问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但我们能确定人永远是行为着的,并不断地疑问着自己的行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酒店内部一条弯曲的通道已经不再是纯粹平面图形组合的产物,而是为了更加适应于一种体验,适应于人本思想的一条行进路线。也许酒店客人在绕道而行中产生疑惑,在到达时恍然感悟。
[水]:水服从于体积形成平面,折射着另一个空间,在水中我们走向实体的反面,它是虚拟的,却论证着一切的形态。择水而居不仅是生理的本能,更是审美心理使然。水景惹人的中国江南六大古镇一直梦绕不断,可谓水理在先,后积人文。水是酒店的另一个空间,人在水平面上落实心境,在透明的空间里延伸思想。
[点]:极简主义内蕴着一种有机的空间理念,它充满着动感、方位的诱导性和透视趣味,它的动感空间是有创造性的,因为其目的不在于追求炫目的视觉效果,而是寻求表现人们生活在其中的活动本身。锦派寻求创造一种不但本身美观而且能够表现居停者有机活动方式的空间,就这一点,酒店建筑就能避免沦落为时尚。
酒店空间既然“没有什么”,那么,它就存在着无限的可能:从概念设计到空间设计。
理论支持 —— 张楠.
(返回)